發布者:四川萊博瑞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25-09-29 11:04:55 閱讀:0
9月18日,江蘇高校重點實驗室擬新增建設名單,向社會公示。根據公示,本次擬新增59個高校重點實驗室,包括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、39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和17個省高校重點(建設)實驗室。
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,分別是:中國藥科大學的心血管病臨床代謝組學實驗室、南京林業大學的智慧林業實驗室、江蘇大學的高端海洋流體裝備與智能技術實驗室。
從國家與地方各級實驗室體系建設,到國內創新力量格局的變化,在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當下,非常具有研究價值。
事實上,隨著基礎研究的成果在應用端正越來越多被看見,人們恍然察覺到:“我們所處的科技創新環境好像不一樣了。”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早在幾年前,國家層面就開始優化重點實驗室定位、加緊重點實驗室布局。因為實驗室對技術進步而言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例如,錢學森任職過的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(JPL)、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、國防部第五研究院,都是尖端技術研究、突破、落地的“策源地”。所以,從國內實驗室體系建設到全國重點實驗室布局,代表的都是時代的風向。
費米實驗室 視覺中國
那么國內實驗室體系建設,尤其作為“龍頭”的全國重點實驗室,究竟在朝什么何處發展?
首先需要明確,全國重點實驗室,是國家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》統籌規劃的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,以支撐國家實驗室體系為核心,聚焦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創新領域,承擔公共科技供給和應急科技支撐職能。
其次,以下幾個時間點發生的這些事值得留意:
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。
2021年修訂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》表示,國家將構建和強化以國家實驗室、國家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、高水平研究型大學、科技領軍企業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。
2022年,科技部印發《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標準(試行)》并批準首批20家標桿實驗室。
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分批推進實驗室重組,強化新型舉國體制下的科技力量整合。
截至今年,全國重點實驗室已在重大裝備、量子物理、人工智能等領域形成系統布局。